梨树师范学校附属实验高中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实验高级中学。揭牌庆典仪式于9月6日上午在梨树县吉林师范大学实验高中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智慧,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桂琴,市政府副市长张卫平,市政协副主席刘忠宝,吉林师范大学校长张佰军出席庆典仪式。 张卫平代表市政府对吉林师范大学实验高中的揭牌表示祝贺,对吉林师范大学多年来为地方教育事业发展所做的贡献表示感谢。他说,吉林师范大学是坐落在我市的唯一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建校5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这次合作办学,在我市开启了省属重点大学与基础教育合作的先河,这对于利用高效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张卫平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都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大力支持吉林师范大学实验高中的建设和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真正把这所学校打造成四平市一流的高级中学。希望实验高中不负众望,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品位,办出特色、办出层次,真正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张佰军在仪式上代表吉林师范大学讲话。他说,梨树师范学校附属实验高中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实验高级中学,这是吉林师范大学与四平市校地合作取得的又一个丰硕成果,为校地广泛合作进一步拓宽了平台,达到了双赢双促进教学楼的目的。 庆典仪式上,张卫平与张佰军共同为吉林师范大学实验高中揭牌。学校实验楼
吉林师范大学实验高级中学(原梨树师范学校)始建于1958年,为社会培养了一万多名合格的师范生,曾被国家教育部授予“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优秀单位,享誉全省乃至全国。其毕业生遍及松辽大地,一度支撑着四平地区小学师资培养的半壁江山。2000年,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面对“中等师范教育将淡出历史舞台”的现实,毅然增办高中,尝试师范教育向高中教育转制。2006年,高中独立,成功完成转制。学校现已形成48个班级3000多人的规模,而且办学效益和社会反响越来越好。
一 抓住机遇,改革创新,办民众需要的学校
2000年,按照国家文件精神,四平地区师范布局结构调整,市政府决定三所中幼师联合办学,实行“3+2”办学体制,每校招生计划削减三分之一。办学规模的缩小必然带来教师超编,设备闲置,教育资源浪费等问题。以郭振武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清醒的认识到联合办学是权宜之计,要从根本上解决学校的生存发展问题,必须主动适应市场需要,靠自己的实力自寻出路。他们根据师范教育师资的特殊优势、教学设施的优势和高校扩招必然带来高中增容及初中后教育的管理经验,特别是四平地区高中教育辅射面不能满足当地百姓日益增长的对不同档次优质高中的需求,毅然决定增办高中。他们的想法得到了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支持,增办的高中被命名为“梨树师范附属中学”,是四平市教育局批准的唯一一所可在全地区招生的学校。同年7月他们即面向全市招收高师生和高中生,实行“一校两制”的办学模式,师范教育与普通教育双轨运行。当年师范在校生数量为800多人,以后逐年递减,2003年7月送走最后一批中师生,至2006年7月送走最后一批“3+2”高师生,师范办学结束,亦完成了师范教育向高中教育的转制。与此同时,高中教育迅速发展起来。
吉林师范大学实验高级中学办学伊始,就把自己定位为“普通百姓子女读得起书的学校”,“让学生家长放心的学校”,办民众需要和喜欢的教育。采取低收费、分期收费、减免学费、奖学金等政策为许多农村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就读机会,这对四平地区提高高中就学率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同时,梨师附中特别为那些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能得到重视、发展和成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优质的学习环境,很多中考失利没能进入当地重点高中的学生纷纷选择入读梨师。如2006年毕业生辛明、张健飞中考成绩均不到400分,高考成绩都超过了530分;李兴旺、陈晨中考成绩均不到480分,高考则分别以595、562分的成绩被重点大学录取。
二 严格管理,全程服务,办家长放心的学校
吉林师范大学实验高级中学是全市公办学校唯一一所实行全封闭管理的学校,转制高中以来一直在加强学生管理和服务上动脑筋、想办法。本着管理即服务,服务促管理的工作思路,他们首先在服务设施上加大投入,尽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近年来,多方筹措资金新建了学生宿舍楼一栋, 教学楼一栋,满足了教学需要。在美化校园环境、更新教学设施方面也舍得花钱,使学校的基础建设上了一个新层次。校园里食堂 、小吃部、综合商店、理发店、修理店、医务室等等一应俱全,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享受各种服务,而且保证学生身心健康,保证学生花销少。更重要的是学校严格执行封闭管理制度,有效隔绝了外界对学生的不良影响。近年来学校注重与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实行“诚信协议”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根据其教育经验撰写的《诚信教育阶段性报告》被 国家教育科研所评为一等奖,学校被中央教育科研所“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总课题组评为先进试验校。2005年学校获吉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校,2006年被评为市德育先进校,2007年被评为吉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是慕管理严格之名选择到梨师读书,家长纷纷说孩子送到这里放心。梨树师范附属中学办学8年来,办学规模逐渐扩大,由第一年招收4个班160多名学生,第二年招收8个班450多名学生,以后每年都限制招生,仍然年年超计划完成招生任务,2004至今连年招生突破千人,形成了现在3个年部各16个班级3000多人的规模。
三 优化师资,提高质量,办学生满意的学校
坚持“在办学中求生存,在生存中谋发展,在发展中促提高,在提高中重创新”的办学方针,在规模办学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为补充教师数量和办学经验的不足,学校采取了高薪外聘有多年重点高中工作经验,社会声誉好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把关任教,积极协调政府在其它高中调入优秀教师,在应届毕业大学生中选拔录用优秀人才的办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办高中以来,已先后外聘名师15名,新毕业大学生60余名。短短的几年时间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也是硕果累累。已涌现出省师德先进个人2名;省先进教师1名;省教育系统“巾帼建功”先进个人1名;省教学新秀1名;省骨干教师2名;市名师培养人1名;市学科带头人8名;市骨干教师32名。正是由于有这样的一个教师队伍,大家团结协作,拼搏奉献,教学成绩日渐提高,先后还有10几名教师获市优质课比赛奖。高考成绩也是一年一个新台阶,考入大学本科、重点大学的人数越来越多,特别是2006年的高考,应届毕业生包晗以614的分数获全县文科状元殊荣,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实现了前10所名牌大学零的突破。更值得一提的是入读梨师附中的学生大都是当年中考成绩没有进入当地重点高中录取线的学生,梨师附中为这样的重点高中落榜生受到重视、发展成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优质的教学环境。短短的8年,6届毕业生的高考成绩已打响了梨师附中的品牌,学校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亦吸引了更多更好的生源,近两年来,许多考入当地重点高中的学生也纷纷选择到梨师附中就读,2005年有30多名学生,而2006年则有60多名,2007年、2008年更是超过了百名。教师子女及亲属也纷纷选择来本校读书,仅2006年就有12名教师子女在本校参加高考,全部考入高校,其中有4名考入重点本科院校;2008年3名教师子女全部考入重点高校。生源质量的保证将会更加提高梨师附中的办学层次和成绩。